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清风斋主博客

月明风清,与君徜徉。若即若离,思绪飞扬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不惑也惑,官禄无缘, 谨从本事, 一路风尘,荆棘时在, 桂花偶得。 沉静之中,几声怪叫, 惊得汗出! 仓惶四顾,看见可爱, 看见可笑。 一分侠气,两分热肠, 志小身轻, 三分诙谐,四分浪漫, 爱博心逸。

地名误读知多少  

2011-05-02 16:31:54|  分类: 经心一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地名被误读,我是有深刻体会的。
我的家乡——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河南疃。就是这几个再简单不过的字,读起来也有很多分歧。
邯郸(dān)以前被家乡很多人读成hāntān,现在很少了。“曲周”之名由来,一说是此地春秋时属晋曲梁之地,一说是河流周绕曲环之地,无论何种解释,曲周都应读为“qūzhoū”而不是qǔzhoū”。
“河南疃”的“疃”字在现代汉语里只有一个读音“tuǎn”,所以。现在当地很多文化人读“tuǎn”,也有的老师教学生时,特意把“河南疃”读成“hé nán tuǎn”,殊不知这样教就错了。河南疃的“疃”字最初写作“滩”,是黄河之沙滩的意思。古黄河曾流经曲周2000余年,古道从河南疃村与东里疃村之间经过。“河南疃”还曾经改写为“河南町”,依然延读“tān”音,并没有因“町”字而读成“ting”或“ding”,所以,“tān”是已经约定俗成的读音,我们不要因易字而变音才对。
今再选网络部分地名正、误读之例,以供大家识析。
有些误读是因为地名中含有多音字,需要坚持的是名从主人的原则,例如: 
河北的蔚县,正确读音是(玉); 
安徽的歙县,正确读音是Shè(社);六安,正确读音是(路); 
山西的繁峙县,正确读音是Shì(是);长子县,正确读音是Zhǎng(掌); 
山东莘(Shēn深)县,学生们一般读不错,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;但到上海又可能读错上海莘庄(Xīn)。江西铅山(Yán盐),误读率一定很高,因为谁想到普通的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音。反正一不留神可能就会读错。 
象福建厦门、广东番禺、安徽蚌埠,虽然也含有异音字,但因为知名度高,被误读的几率相对比较低。读错山东东阿的比较少,感谢关于阿胶的广告;读错涪陵的比较少,感谢来自涪陵的榨菜;读错山西洪洞的也比较少,因为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。 
辽宁阜新,在辽宁一般被读成(扶),在北京一般被读成(抚),而正确的读音却是(富)。 
另外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有些字根本就没见过,望字猜音,跟着感觉走。包括我们这些以说话念字为职业、普通话水平一级甲等的人在内,如果能第一眼就读对95%的中国地名,那就相当超水平发挥的了。 
山西的隰县(),山东的莒县(),茌(Chí)平 
河北的乐(lào)亭,井陉(Xíng),蠡县(); 
四川的郫县(),珙县(Gǒng),犍为(Qián前); 
安徽的黟县(),枞阳(Zōn大概整理一下网上的,LZ要细心看噢~. 
青弋(易)江(安徽省),沂(移)河(山东省南部和江苏省北部),沂(宜)山(山东省) 
淄(资)博市(山东省),深圳(zhèn镇)(广东省),湛(zhàn站)江(广东省) 
隰(习)县(山西省),荥(xíng形)阳县(河南省) 
郯(tán潭)城县(山东省),长汀(tīng厅)县(福建省),骛(务)源县(江西省) 
单(shàn善)县(山东省),嵩(sōng松)山(河南省),睢(suī虽)县(河南省) 
芮(ruì瑞)城县(山西省) 
黔(qián钳)江县,临朐(渠)县(山东省),栖(妻)霞县(山东省),蕲(其)春县(湖北省),犍(qián钳)为县(四川省),邛(qióng穷)崃山(四川省) 
苛岚(lán兰)县(山西省),阆(làng浪)中县(四川省),耒(lěi垒)阳县(湖南省) 
汨(密)罗县(湖南省),沔(mi?n缅)阳县(湖北省),渑(mi?n勉)池县(河南省) 
番(pān潘)禺县(广东省),濮(仆)阳县(河南省),黄陂(皮)县(湖北省) 
浙江的丽水(离)被误读成丽(立)水,台州(Tāi)被误读成台(Tái)州; 
安徽的亳(驳)州,几乎经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(Háo)州; 
湖北的监利(Jiàn见)被误读成监(Jiān)利; 
河南的浚县(Xùn训)被误读成浚(Jùn俊)县; 
湖南的耒阳(Lěi) 被误读成来阳,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; 
郴州(Chēn)被误读成彬(Bīn宾)州; 
新疆的巴音郭楞(Léng)被误读成愣(Lèng),这两个字长得很像,一不留神就读错; 
内蒙古的巴彦淖尔(Nào)被误读成卓(Zhuó),当有人读对了他们家乡的名字,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热情地感谢。可见平常误读率是很高的。 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09)| 评论(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